嘉義木都品牌識別設計
- Charles zheng
- 5月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樹木 × 森林 × 阿里山 × 都市 | Chiayi Wood City Certification Identity Design
以「樹木 × 森林 × 阿里山 × 都市」為四大視覺基礎,我們重新演繹嘉義的城市靈魂。
本案Logo設計依循黃金比例結構,象徵山巒疊嶂的阿里山、挺拔蒼勁的神木群,與文化厚度濃厚的嘉義市相互交融。整體造型由多個豎向線條構成,彷彿樹幹般聳立,亦如城市的天際線交織出「木都」的現代面貌。
品牌識別意象包含:
• Y形樹木象徵生命力
• 森林層疊呈現自然與文化共生
• 嘉義城市輪廓重現地方紋理
• 阿里山日出曲線展現溫潤曙光
從森林走進城市,從自然邁向未來,「嘉義木都」不只是產業的象徵,更是一座城市對自然永續與文化根源的承諾。
• 歷史背景:嘉義因鄰近阿里山,自日治時期即為重要的林業基地,為木材的集散與加工中心,形成以木業為核心的城市樣貌。
• 空間景觀:北門「檜町」等地因製材業聚集,形成木業生活聚落,包含貯木池、木材商行與製材工廠等。
• 產業系統:阿里山森林鐵路將資源從山林運至城市,串聯了人與自然的資源循環與生活脈絡。
• 修復再生:透過公私協力,如「嘉有木屋」與「舊屋力計畫」等,將老木屋修復、活化為木業創新基地,並以設計導入再現木構造之美。
• 設計價值:以黃金比例打造的品牌識別,不僅喚起嘉義「木都」歷史脈絡,更呈現森林、城市、人文與自然共融的美學。
嘉義木都品牌設計不僅承載地方風貌,更回應歷史脈絡的記憶痕跡。從阿里山的森林資源、木業鐵路運輸系統,到城市裡逐漸興起的木構聚落,這座城市在日治時期便以木材為命脈,逐步孕育出豐厚的木業文化。今日透過修復與設計的力量,讓這些歷史場域再度活化,轉化為具備當代價值的生活與創業場景。品牌視覺以垂直構成回應「林木聳立」意象,並內蘊嘉義城市山林相依、歷史與創新交織的深層意涵,象徵木都再興,生生不息。
Comentários